疫情期间,如何开展线上调查?有哪些风险关注点?

    当前正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各省、市纷纷出台文件支持企业稳定发展,金融行业在做好疫情对信贷业务的评估同时调整2020年经营目标计划,做好疫情期工作安排;制订疫情结束后如何抢时间,高效拓展创新,追赶全年目标任务。本文就疫情期间信贷业务项目调查线上如何开展及风险关注点浅述如下:

    一、信贷业务项目调查线上如何开展

    线上信贷业务,主要是指交易主体借助互联网媒介,在线上完成信息发布、信息获取、资料填写、申请提交、自动审核、账户绑定、资金划转、合同签订等全部或者部分业务环节,最终实现资金的融通,该模式区别于传统信贷模式的特点是减少了对物理网点和线下人工的依赖,提高了资金融通的效率,降低了资金融通的成本。针对金融机构存量项目,及春节前储备的项目,实现快速审查、审批、放款,助力企业稳定发展。项目具体包括:疫情期间需续贷、展期客户;还本付息有困难的客户名;已过会项目;新受理项目。对于目前疫情期间企业出现销售下滑、未复工复产等情况,针对有订单、存续时间较长的企业提供应急授信额度,必要时采用信用免抵押担保,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简化业务流程,开通绿色通道。针对重点保障企业、合理采用会签、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方式切实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开通金融“绿色通道”。实施资料容缺审查审批。在不影响风险评估判断的前提下,部分项目资料欠缺的,可以先审批放款,疫情结束后补齐;自项目受理之日起在规定工作日内完成所有审核、审批手续。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减少或取消担保要求。优先保障防疫、医疗、三农企业因疫情产生的融资需求。启动远程办公模式,开通远程业务咨询服务,简化手续,保证客户申报的业务及时受理。疫情期间保障快速放款,可通过企业承诺先放款,后办理抵押手续方式保障。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结合传统个人信贷制度,再造个人信贷业务新流程,通过建立客户筛选模型,简化客户准入标准和优化业务操作流程,提高业务操作的高效、便捷。金融机构充分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不断深化个人信贷业务经营模式、服务模式、业务流程和产品制度的变革,积极研究、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信贷业务互联网发展模式。 

    二、线上调查五个风险关注点

    1.贷前调查。线上信贷产品主要依赖银行大数据及征信系统对客户进行筛选,风险点主要核实线上贷款客户信息真实性,实地调查、合同面签等要求落实到位,杜绝出现冒名、替名贷款。

    2.资金流向。线下贷款一般通过贷款合同、购销发票、实地走访等进行背景核实,但线上贷款主要靠收集电子单据,实地调查覆盖面极少。为满足客户“短、频、快”资金需求,线上贷款一般不设置实质性控制,客户经理也多为事后得知实际用途,若进行跨行支付,更无法掌握贷款资金流向。

    3.风险控制。线上贷款产品风控模型多依赖推送信息或通过电话问询进行判断,对线上业务“案控”工具尚处探索阶段,在防范内外部欺诈风险方面,缺少有效的案件防控工具。     

    4.授信规模。由于征信信息具有滞后性,一旦企业通过多家银行申请贷款额度,再进行集中提款,贷款金额远远高于实际需求,或线下取得授信后不提款,先进行线上贷款申报和提款,造成突破客户原有授信限制,总额远超过其正常生产周转需求,易造成企业信用膨胀,助长盲目投资。

    5.客户对象。线上贷款产品一般使用统一模型,客户准入标准趋于一致,尤其在批量获客时,易造成同一类型客户集聚,一旦行业经营环境恶化,易造成局部风险集中暴露,对资产质量造成威胁。

    三、线上项目调查风险控制

    (一)线上项目调查风险

    1.借款人中途因资金周转困难而未能及时按合同约定履行还款计划。

    2.贷款存续期内借款人因涉诉而导致经营困难。

    3.既要积极支持企业,也要重视风险可控,关键是支持切实经营发展,利于经济社会的企业。加强贷款全流程管控,主动预防、主动监测、主动控制。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坚持适度授信、合理授信,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认真摸排文化旅游、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客户,对风险客户做到一户一策,有效管控风险。

    (二)风险控制措施

    1.密切关注是否存在大额对外融资及担保、从事其他行业经营等对经营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

    2.担保设置:弱化担保设置,采用信用保证等方式,对于疫情期间急需用款企业担保手续后补。

    3.贷后管理:加强贷后监管频率与方式。按月对借款人经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包括但不限于经营情况、关联关系、是否盲目扩大经营、大额对外融资担保、民间融资等,如发现借款人存在异常情况的,及时上报并做好相关风险防控措施。(来源:信贷风险管理)

2020年4月8日 15:56

快捷导航

公司动态